1. 超声波测厚仪操仪器准备与参数设置
探头选择:根据被测材料类型(如金属、塑料、复合材料)和表面状况(粗糙度、曲率)选择合适的探头。例如,小曲率半径管道需使用6mm小管径专用探头,铸件需选用2.5MHz低频探头。
声速预设:输入被测材料的纵波声速(如钢5920m/s、铝6305m/s)。若材料未知,可通过标准试块反测声速。
环境适应:高温环境(≤300℃)需使用耐温耦合剂及高温探头,避免普通探头损坏。
2. 仪器校准(两点校准法)
试块选择:选用与被测材料材质、声速及曲率一致的两个标准试块,厚度分别接近测量范围下限(如5mm)和上限(如50mm)。
校准步骤:
关闭最小值捕捉功能,删除旧校准数据。
涂抹耦合剂于试块表面,将探头垂直贴合试块。
测量薄试块,调整仪器显示值至标准值;重复测量厚试块,修正高端误差。
完成校准后,保存数据并进入测量模式。
关键点:校准前需确保探头接触面平滑,磨损探头需用500#砂纸打磨或更换。
3. 被测工件表面处理
清洁表面:去除油污、锈蚀、氧化层及油漆,露出金属光泽。粗糙表面可通过砂纸打磨降低粗糙度。
耦合剂选择:
光滑表面:低粘度耦合剂(如水、甘油)。
粗糙/垂直表面:高粘度耦合剂(如黄油、水玻璃)。
高温工件:耐温耦合剂涂于探头。
耦合要求:耦合剂需覆盖探头接触面,耦合标志稳定显示表明接触良好;若标志闪烁,需重新涂抹。
4. 测量操作与技巧
单点测量法:在一点处用探头测量两次,探头分割面互成90°,取较小值。
30mm多点测量法:测量值不稳定时,以测定点为中心,在直径30mm圆内多次测量,取最小值。
连续测量法:沿指定路线连续测量,间隔≤5mm,记录最小值。
网格测量法:在指定区域划上网格,按点测厚并记录,适用于高压设备腐蚀监测。
管材测量技巧:
大管径:垂直轴线方向测量。
小管径:沿轴线及垂直轴线方向测量,取最小值。
5. 超声波测厚仪数据处理与误差预防
数据记录:记录测量点位置、厚度值及环境条件(温度、湿度)。
误差分析:
表面粗糙度:粗糙表面导致耦合差,需打磨或使用高粘度耦合剂。
曲率半径:小曲率管材使用专用探头,避免点接触。
材料内部缺陷:如夹杂、夹层,显示值约为公称厚度70%,需用探伤仪进一步检测。
温度影响:热态材料每升高100℃,声速下降1%,需调整声速或使用高温探头。
层叠材料:仅测量与探头接触的层厚度,无法穿透未耦合空间。
维护建议:
避免强电磁干扰,探头线防弯折、防化学腐蚀。
使用后清洁探头(酒精擦拭),长期不用时取出电池。